华为“玩”车:一场颠覆大家认知的逆转之战

2021年新能源市场全面大浪潮,这边小米造车的余音未散,那边华为一纸通告:“余承东掌管智能汽车业务,成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虽然华为早于小米进入智能汽车这条赛道,但了解华为和小米的人都知道,当余承东和雷军这对商业战场的宿敌作为各自品牌的领导者重新对线的时候,这条赛道的大戏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

而序幕的引子,正是搭载了全套华为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路测视频,视频中极狐阿尔法S从容应对无保护左转、左转抢行机动车、鬼探头电动车的情景,让观看视频的人惊讶不已,华为可谓一鸣惊人成功破圈。

那么,博得头彩的华为是不是在与小米的竞争中拔得了头筹?在这个时间节点,我先抛出一个暴论:华为与小米在手机领域的竞争不会延续到汽车制造领域,华为的目标不是赢得与小米的竞争,它现在能做的只有埋头奔跑,哪怕小米真的把自己视作首要对手。在电动车这个全新领域,华为必然会延续其在手机领域的成功,五年过后想必很多人都能亲眼见证一个行业新巨头的诞生,我这样信口开河肯定会被打上“海军”的标签,相比小米我笃定华为必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1、华为没有退路,必须成功

所谓不成功便成仁,华为从2019年被美国列入实体制裁清单开始,到2020年台积电断供芯片,往小了说,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生存,往大了说,发展到华为这个规模体量的企业,存活已不再是它的第一目标。就好像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有十几万存款的时候,脑袋里想的是如何努力工作获得更好的生活。有几百上千万的时候,想的是小富即安提前退休。可当拥有上亿资产的时候,多数人会再次踏上创业之路,这就叫使命感,华为也是如此。在制裁不知何时结束的情况下,只有懦夫才会选择苦苦等待禁令解除,开辟全新市场并取得先前同样的成功,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成功不仅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还能一举盘活庞大的技术团队,并保住线下渠道,完成企业质的飞跃,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2、公司基因决定未来

说到公司基因,虽然华为和小米同为手机硬件制造商,但他们的成长路径却截然不同。上次我们说到,小米区别于电动三兄弟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硬件设计和供应链经验,可在华为面前,还是差了一大截,小米是借由MIUI慢慢走上了硬件之路,而华为自己制造的PBX交换机则要追溯到上世纪的90年代,那时雷军还是一个忙于WPS的小伙儿。面对汽车这一综合难度极大的工业品,华为的硬件研发基因先天决定了他与国内一众企业的层次差异。这是吹牛X吗?当然不是,我们先看看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吧,从2011年开始,华为的整体研发投入与全年营收的比值一直保持在10%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5%,而小米只有区区的3.8%,在占比上华为已经遥遥领先,更不要说差距巨大的营收了,这意味着实际资金投入量的差距只会更大。要知道,苹果2019年的研发占比也才不到7%,但咱不拿苹果吹华为的牛,毕竟苹果的营收让我理智。可能有人会反驳:“你说的这些都是华为整体的业务收入和研发投入,毫无可比性”。首先,我们要知道,华为在技术上的投入具有关联性,每个部门的研发成果都能让整个公司受益。这就好比人们的日常饮食,获得营养的不只是某个器官,而是会让身体全面成长。另外,你说整体投入无法说明问题?既然小米喊出了首期100亿人民币,10年100亿美金的目标,我们也来看看华为的目标。华为ADS负责人苏菁说过:“我们现在是2千多人的规模,一年大概花掉10亿美金,未来应该会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长”。我在这里做一回刻舟求剑的楚人,算算在这一语境下,华为的10年投入可能会有多少。

怎么样?看过之后,你觉得小米的100亿美金还算多吗?

3、独特的研发思路

马斯克的很多观点之所以在电动车领域被人奉为神祗,除了产品自身出色之外,更重要的是产品理念的超前。激进的自动驾驶视觉方案、全新的4680标准电芯、似乎不可能完成的车内100米布线结构,这些已经实现或未曾实现的技术和理念,曾被无数人质疑。当年,有多少人质疑马斯克,现如今就有多少人对特斯拉趋之若鹜。因为,具有开创性的技术在起初都不被大多数人看好,就像华为当年的K3V2。我们暂且不谈华为的96线量产激光雷达,不谈升腾AI芯片和400tops的MDC810计算平台,甚至不谈那段出圈的自动驾驶视频。我只想推荐大家阅读一下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的访谈,从那些看似“耸人听闻”的观点中一窥华为造车的独特思路。

“Robotaxi是一个结果,不应该是商业目标”。

“在MPI做到极其大之前不要谈什么L4,都是Demo”。

“以加州的统计方法,我在上海确实可以做到1000MPI,但是在真实统计中,我还没有做到1000,而且我敢打赌,全世界没有人能够做到1000”。

“要我猜,特斯拉的数据早就饱和了,对系统能力没有提升”。

传统车厂的看法是“我的基础首先是车”,而我们认为“基础是计算机,车是计算机控制的外设”。

4、格局、格局、还是格局

有人说华为肯定会自己造车,依据就是当年任正非曾立下flag:“华为以后再也不搞终端了。”可几年之后,巨大的市场诱惑让华为食言。然而,时过境迁,我恰恰认为华为必然不会自己动手造车。说华为会造车的人是以华为造手机这一历史进程作为参考要素来判断的,但我认为曾经的华为、当下的华为,以及未来的华为,所处的高度完全不同,小时候你的愿望也许只是拥有一根棒棒糖,初入社会后随即变成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当事业稳定后,你的愿望很可能会变成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建立起美满的家庭。你的格局变了,你的目标也会跟着变。如今的华为已无法满足于简单的硬件制造,5G的成功让它品尝到了标准制定者的甜头,它的目标是要做中国的博世与大陆集团。就如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的演讲所述:“华为将从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1.0时代,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这啥意思?意思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是to B!

侃车说:2020年11月,华为宣布出售荣耀品牌,很多人将其形容为“壮士断腕”,但我更觉得这是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一场你无法想象的逆转之战即将打响。你封锁我高制程芯片?那我就搞车载AI芯片和控制平台。你禁止我单一商品的海外售卖?那我就做基础研究,成为顶尖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动拥抱更大的市场。什么?你气急败坏打压我的解决方案?那我就投资未来,如当年的4G、如今的5G一样,将自动驾驶的机会与市场把握在自己手里。从这一刻起,华为终于放下“执念”的桎梏,完成了关于手机制造的“断舍离”,奔向下一个技术的顶峰。

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

(43)
上一篇 2021年6月24日 22:09
下一篇 2021年6月24日 22:38

您可能也感兴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本站暂停更新,查看最新更新的内容请大家访问IT小熊(https://www.itcubs.com),谢谢!